南都:住房信息联网断难承载反腐重任

2013年02月05日04:3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最近半年来陆续涌现的“房叔”、“房姐”们,很容易将民众的目光带向此前一直停滞不前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工程。果不其然,近期有媒体报道,住建部要求2012年6月全国重点城市完成住房信息联网的计划,已经再次搁浅。日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又对媒体表态,住建部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份将达到500个。只是不知道此次表态,是否将遭遇与之前类似的结果。

  很显然,住建部部长的表态既容易引来各种轻蔑,却又深深被公众所期待。出现这一矛盾状态,主要在于目前舆论已经认定,决定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阻力在于那些拥有大量房产的官员。有了这一既得利益群体作为绊脚石,颇具无力感的公众自然难以怀抱希望,同时却又在内心默默期许。

  公众将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工程的完成,与官员反腐大业紧密相连,倒不能说没有丝毫的道理。但事实上却是,住房信息联网工程更重要的意义,乃作为住建部构造部门权力基石的一个举措。一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所表示的,如果这些信息都不掌握的话,住建部将什么都做不了。当然了,从中央的角度出发,要实现住房建设问题的有效治理,通过联网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的确也是现代政府实现治理的第一步骤。

  因此,宏观地看,住建部正在推进的这一住房信息联网工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全体个人的住房信息,以便在调控、限购上实现精准打击;甚至,也可以预见,中央这是在为未来全面铺开房产税的征收奠定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信息出现泄露,导致了一些腐败官员或者假户口事件的流出,并非中央推行该项工程的本意,而仅仅作为政策推行的副产品出现而已。

  不过,即便是作为副产品出现,住房信息的全国联网之所以一拖再拖,与官员及其亲属群体占有大量房产也的确难以撇清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住房信息联网工程的确给一部分官员增加了财产上的风险。而伴随着一个个“房叔”“房姐”的涌现,公众开始意识到住房信息的上网对于反腐有着意想不到的推进作用,也将更多目光聚焦至住房信息联网这一事情上来。

  公众的诉求简单直白,业已暴露的具有多套房产的贪官被查处,也很自然地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一反复途径的青睐。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假使公众愿意看到官员因为个人住房信息被轻易暴露而遭殃,那么就没有理由不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遭到更恶劣的泄露和使用。故而,对于借助住房信息联网进行网络反腐,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技术永远只是工具,永远都具有正负两面作用。

  但在推进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一事上,依旧应该加快脚步,住建部也须有更积极的措施出台,这主要是从确保中央调控有效、公平限购的角度出发。至于客观上将造成官员群体怎样的恐慌,则有必要清楚其带来的阻力影响。

  回归反腐这一话题,房子作为此一时代人人追逐的高价之物,正被标签为一种新的财富地位的象征,也成为反映官员贪腐程度的一个标尺。要确保房子上的相对公正,尤其是揪出那些通过权力寻租占有大量房产的官员,根本之道还在于尽快推进官员的财产公开。通过实施官员财产公开,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财产,才能置于公众监督的阳光之下,才能获得其真正的合法性。

  当然了,在多户口现象频发的今天,解决房子上的不公正,还有赖于公安系统的介入。这也提醒我们,要塑造这一公平,仅有住建部的住房信息联网必定难以奏效,更需要公安开启户口清查工作,监察部推进官员财产公开,惟有多管齐下,公众的期待才有不落空的可能。

(原标题:[社论]住房信息联网断难承载反腐重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广东公安局干部有两身份证 拥170余套房
  • 体育官方对孙杨处理结果:做检查停商业活动
  • 娱乐香港嫩模陪睡盛行 20万闭门随便玩(图)
  • 财经富豪属相调查:大陆属兔最多台湾属蛇最多
  • 科技iOS6全系列设备完美越狱工具发布
  • 博客马未都:一车花炮为何能将大桥炸塌
  •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1913大选与大决裂
  • 教育复印店帮学生改成绩单称正常业务(图)
  • 育儿广东警方解救14被拐婴儿皆为父母所卖